11月27日,“发现最美铁路·穿越林海雪原”主题宣传活动“发现团”走进长白山站,触摸白山大地的发展脉搏,感受涌动其中的蓬勃活力。今年是长白山首次携手东北高铁“新成员”沈佳高铁沈白段,共同迎来冰雪旅游季。这条刚刚满两月的“银龙”,正以350公里的运行时速穿梭于林海雪原之间,为东北大地注入蓬勃生机,在茫茫雪野上绘就了一幅动人的冰雪经济“暖流图”。
速度破冰,重塑白山冰雪旅游新格局。沈白高铁的开通,将沈阳至长白山的旅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让“周末游白山”成为都市生活的新选择。针对冰雪游客需求,长白山站加密列车开行,每日开行数量增至29对。截至11月末,沈白高铁将累计发送冰雪主题旅客超22万人次,带动长白山地区文旅消费持续升温。这条高铁大动脉,打破了制约发展的时空壁垒,京津冀、长三角等地游客沿着这条新通道纷至沓来,长白山的冰雪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服务升温,打造暖心旅途新体验。面对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长白山站用冰雪专属服务把“温暖旅途”落到实处。车站联合景区、交通管理部门,推出凭高铁票享受门票优惠政策,开通直达各大雪场的公交专线,真正让游客从出站到景区,每个环节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候车室里的暖风与姜茶、站台上的自动除雪设备、出站口的“暖暖屋”更衣室……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恰是服务温度的生动体现。
产业共兴,开启全域发展新篇章。在沈白高铁的活力驱动下,长白山过去比较单一的旅游模式,正在向全方位、多业态的方向发展。长白山冰雪观光、滑雪运动、温泉养生等传统业态焕发新活力;冰雪民俗、冰雪艺术、冰雪美食等新兴业态借势而起,沈白高铁如同一条“金丝线”,将散落的冰雪资源串珠成链。随着高铁效应的持续释放,沿线城镇共享客流红利,相关产业联动共生,沈白高铁促进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条以高铁为轴、多种产业协同发展的“冰雪经济带”正在形成。
钢铁动脉穿越林海雪原,“冷资源”加速转变为“热经济”。沈白高铁这条活力奔涌的“银龙”,以“中国速度”为笔、“服务温度”为墨,在沈水白山间绘就了一幅动静相宜、冷热交融的振兴图景。
(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通讯员 温德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