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五一”假期刚开场,长三角铁路就迎来了426.8万人次的旅客发送量,同比猛增14.3%,直接刷新了单日客流纪录。车站里的旅客步履匆匆,检票口排起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列车的过道里挤满了站票乘客,行李架被塞得满满当当,连厕所门口都成了“临时座位区”。这个“五一”,妥妥地成了“史上最火五一”。
面对巨大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保障运力。从增开临时列车到加挂车厢,再到动车组重联运行,一系列措施密集出台,确保了运力的充足供应。车站内,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引导旅客有序进出站;列车上,乘务员们笑容满面,为旅客提供周到的服务。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出行,享受愉快的假期。
与此同时,新开通的高铁线路也为这个“五一”假期增添了不少“甜蜜的烦恼”。杭温、宣绩、沪苏湖高铁首次迎战假期客流,沿线旅游地车站被游客“攻陷”。有人为了打卡新线路,特意规划了“跨省一日游”,早上在杭州喝完早茶,中午就能到温州吃海鲜;还有人带着全家老小,把高铁当成了“移动客厅”,一路欣赏窗外风景,一路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旅程。高铁的便捷性,让“说走就走”不再是口号,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除了运力的提升,铁路部门还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出了一系列旅游新产品。全程18天的“躺游”新疆软卧旅游列车,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心头好”。他们带着折叠椅、保温杯,把软卧车厢当成临时客厅,白天在列车上打牌、聊天,晚上伴着铁轨声入睡,把长途旅行过成了“慢生活”。而“乐游长三角”旅游专列联盟,则让年轻人找到了“组团出游”的新方式。他们穿着汉服在列车上拍照打卡,跟着导游听景点故事,把旅途变成了“移动的社交派对”。
这个“五一”,大家为什么这么拼?还不是因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旅游的热爱。有人为了看一眼心仪已久的风景,甘愿在景区排3小时队;有人为了尝遍当地美食,硬是把256G的胃吃成了512G;还有人为了记录旅途中的点滴,凌晨4点就扛着相机等日出……每一个在旅途中“拼命”的身影,都是对“诗和远方”最生动的诠释。(作者:金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