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铁路运输事关国计民生,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小小的氢气球,并不起眼,却能威胁到铁轨上的“庞然大物”,乍一看有些匪夷所思。然而,经过事后分析,氢气球飘到了受电弓前弓,导致接触线断线,列车失去动力,进而引发紧急制动,影响该列车及后续部分列车运行。
众所周知,电气化铁路离不电力系统的支持。挺立在铁道线路旁的一排排支柱,支撑起电压高达2万多伏的接触网,通过受电弓源源不断地向列车提供动力。这些电力设施的安全也是铁路安全的重要组织部分。为安全计,铁路线路两旁设有封闭设施,通常能排除来自地面的绝大多数外部不安全因素。然而,这些封闭设施对于一些来自空中的威胁却是爱莫能助——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建造的彩钢瓦房、活动板房、塑料大棚、广告标牌等建筑物、构筑物,在恶劣的天气下会令人防不胜防;沿线两侧的农田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防尘网、悬挂的广告布和宣传条幅,以及沿线居民生活区垃圾,升放氢气球、气球、风筝、孔明灯、无人飞机等低空飞行物或者飘浮物体,也往往会出其不意地制造麻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铁路点多线长,沿线的安全环境可谓错综复杂。筑牢铁路沿线安全屏障,需要凝聚合力,共同努力。
首先,应当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与时俱进,尽力缓解因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而带来的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使相关法律法规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安全需求,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法律法规的监督,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其次,应当加强宣传引导。多途径多样式开展铁路安全宣传及特色活动,特别是要深入铁路沿线乡村、学校,针对铁路沿线居民,强化铁路安全宣传,营造铁路安全文化氛围,提升公众对铁路安全的认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再者,应当深化路地合作。不断完善包括“双段长”联防机制在内的工作机制,持续深化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管理,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实现路地联合排查、信息互通,压实各方责任,提升多方共治合力。(李研宇)